第(2/3)页 身边还有石山钢铁厂的“鲁大爷”、石山机械厂的“何大爷”可以帮忙, 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。 况且陈露阳出于个人性格原因, 能自己解决的事儿尽量先自己解决,能不麻烦老家就不麻烦老家,能不用人情的事儿就不用! 况且项目本身就有一定额度的“试验材料”指标。 试试呗~ 要是能通过正规渠道,以项目名义从校内或市科委那里批下所需材料的话, 不仅省事、合规, 还能为以后铺条正路子。 反正只要自己脸皮厚着点,多写几份材料、多跑几趟办公室,又不是什么难事儿。 真要是能成,那可就比开口求人强多了! 一边想着, 陈露阳提起笔,在稿纸上认真写下了标题: 《关于申请试制材料调拨的请示报告》 …… 欻欻歘~ 这一写,一直写到了小半宿,才算大概写完了一个初稿。 第二天,陈露阳将初稿交给了连英华。 “缺材料了?” 连英华皱眉看着陈露阳递上来的材料,一边翻看稿纸一边皱眉问。 “嗯。”陈露阳点头。 “之前化缘化了一批,但是这些关键钢料很难弄。” “我想着项目预算里批了‘试验材料’指标,想申请一些。” 连英华点了点头,收好材料。 “我今天下午就拿去找团委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的人谈谈,看看怎么走流程。” 说完,连英华抬头看向陈露阳, “这几天你没在学校,修理厂的事儿忙的怎么样?” 陈露阳笑着叹口气:“不怎么样,就是瞎跑呗,跑完技校跑化缘,反正就是不闲着。” 连英华笑着问他:“没想想找几个同学帮帮你?” 陈露阳半分犹豫都没有,直接回答道: “这个真是没敢想……” 他身边这些同学,有一个算一个全是靠真本事考进北大的。 别的不说, 就他们宿舍楼里那些男生,一个个晚上恨不得坐走廊学到天亮。 那好几次陈露阳学到后半夜,从走廊站起来回宿舍准备睡觉的时候, 总有那么几双眼睛,有意无意的瞄着自己。 学的比他都刻苦。 自己是没办法了。 白天要跑修理厂的事儿,没时间上自习看书。 只能晚上熬夜把白天的课程补上, 但是这些同学可都是一心扎进课业里,拼命学习的。 自己哪敢找他们帮忙。 连英华乐了:“这有什么不敢想的。” 他招呼陈露阳坐过来,开口道: “通用化零部件项目是经济系主导的项目,除了要有校外生产成果,还需要进行成本测算、资源调配模型和进行项目管理试验,以及写相关的报告。” 啥意思? 陈露阳人麻了。 这些事儿不能都让他一个人整吧??? 他再能干也就只有一双手一双脚。 光是跑生产这一件事,他都累的脚打后脑勺,天天后半夜睡觉了。 这要是再把这些任务压给他, 他也别睡觉了,直接闭眼睛躺板板得了。 似乎知道陈露阳心里想的是什么, 连英华笑道:“我知道,这些你一个人肯定做不来。” 陈露阳疯狂点头!!! 连英华柔声道:“所以系里成立了一个项目协作小组,给你安排了两名同学配合你的工作。” 真哒?!! 陈露阳眼睛一下亮了。 连英华笑道:“这两个人是大二的学生,一个叫马进,一个叫郭安礼。都是系里出类拔萃的学生。” “以后项目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你就找他们。” 陈露阳急问:“那老师,你刚刚说的成本测算、资源调配模型和进行项目管理试验,以及写相关的报告。也可以让两位师兄写吗?” 连英华点头:“系里安排这个协作小组,自然就是协助你做这些事情的。” “不过……” 连英华顿了顿,提醒道: “不要以为有了帮手就觉得可以当甩手掌柜,” “你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一线实践者,是关键“原始资料和数据”的提供人,结构推动者和参与写作人。” “平时不仅要盯着生产,相关的流程和材料也要跟上才行。” 陈露阳点头:“老师,我懂。” 别看写材料、做模型、写报告是个费时间费心思的事儿。 但这些事的重要性,可不比造出零部件小。 第(2/3)页